top of page

大學USR與企業ESG攜手前行:USR計畫與企業ESG分享暨交流會

  • 作家相片: 優樂地永續
    優樂地永續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6月2日

在高齡化、少子化與氣候變遷下,企業面臨轉型與永續挑戰,ESG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方向。各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也透過實際行動展現跨域創新與社會參與能量,為永續發展開創多元路徑,企業正是實現永續行動的最佳夥伴。

5月20日由教育部指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主辦、優樂地永續協辦的「USR計畫與企業ESG分享暨交流會」,首次小規模試辦大學USR與企業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對接,由7所執行USR計畫的大學以深耕社區、跨域創新、科技應用等豐碩成果,展現與企業合作的明確目標,攜手推動地方創生與永續價值共創的企圖。


USR×ESG交流活動中,多所大學展現深耕社區、培育人才的成果,期待與企業攜手推動永續發展。大學的USR計畫具有長期性與實踐力,應能補足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ESG行動的延續性與深度,期盼藉由此次交流,促成共創合作機會,讓教育力與企業力發揮加乘影響。


USR×ESG分享暨交流會


▲教育部技職司楊玉惠司長致詞、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總主持人林建煌講座教授致詞


USR計畫實踐分享

上半場是由7所大學進行USR計畫實踐分享:

  • 淡江大學「淡水好生活」在地創生平台:

    結合建築、管理與傳播等領域,辦理生活節、職人工作坊、市集與文化走讀,串聯大學與社區。透過選物策展與地方實作,重新激活城市與人的連結,為文化與創意產業引入合作契機。

  • 長庚大學運用AI與AR/VR科技:

    聚焦發展遲緩與弱勢兒童的早期療育與健康促進,建構數位療育平臺,提供遠距診療與家庭支持。計畫已深入偏鄉與社區,具備良好社會效益與技術基礎,未來可與健康科技或兒童產品相關企業開啟多元合作。

  •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計畫:

    建構高齡友善社區,從體適能活動、健康檢測到銀髮圓夢,鼓勵長者參與社區並發揮自身價值。跨域學生共同參與輔具設計與社區紀錄,更與日本展開人才交流,展現跨國照護合作潛力,期待結合照護科技、長照產業等合作資源。

  • 臺北醫學大學「孤獨處方箋」:

    推動高齡者照護網絡,透過智慧居家安全、預立醫療照護、照顧者賦能等行動,打造青銀共融的第三人生藍圖。計畫導入AI、VR與跨域課程,具備轉譯科技的應用能量,期待與健康照護、智能居家、生命關懷產業共創永續解方。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

    透過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 專案學習,結合USR與ESG目標,學生跨足國內外偏鄉,從水資源、環境建設到綠能科技進行實作。團隊深化在地與國際交流,展現工程與人文並進的社會責任培育模式,企業若投入可共育具永續與跨域視野的技術人才。

  • 國立成功大學地方創生與產業升級行動

    以曾文溪流域為場域,整合水文、防災、生物科技與人文歷史,推動包括藍染文化、小菁復育、東山咖啡與坡地監測等。計畫導入AI數位孿生系統,建立智慧災害預警機制,盼與科技、農業、觀光相關企業擴大合作,推動產業鏈創新。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里山根經濟2.0」

    以林下經濟、生態旅遊與農林地碳匯三大主軸為核心,深耕原鄉與偏鄉,發展家庭農園與六級產業化,並建構全臺聯盟網絡,推動(Destination Management/Marketing Organization, DMO) (目的地行銷)與碳匯(Carbon Sink)人才培育。計畫已具規模,期待企業投入產品研發、碳權合作或地方品牌推廣,實踐ESG價值。




世界咖啡館:USR與ESG的分享交流

下半場以「世界咖啡館」的模式,將7校分為7組,促進大學與企業進行USR與ESG的交流。來自不同學科與在地場域的大學USR計畫,不僅展現長期實踐的成果,也提供企業深入社區、接軌創新人才與社會議題的合作機會。大學提供的是扎根與發源的起點,企業則可成為放大影響力的永續加速器。期待未來有更多USR計畫走出校園,讓教育與企業的力量結合,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最大動能,共築更智慧、更有溫度的未來!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