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SO認證】和平島公園永續旅遊




如何用消費的力量創造一個永續的世界?如何在觀光旅遊也幫助永續目標的達成?這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二項(SDGs 12)想回答的問題。SDGs 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當中細項指標12.b為「制定及實施政策,以監測永續發展對創造就業,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的永續觀光的影響。」觀光業素有「無煙囪工業」的美譽,稱讚觀光產業為當地帶來繁榮的經濟發展的同時卻不會破壞當地。然而,旅遊業過度發展造成當地生態破壞、干擾居民生活引發抗議的新聞卻不斷浮上檯面。隨著保護環境、保存在地文化的意識抬頭,旅遊業進行永續轉型已是業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永續旅遊的核心在於打造一個旅遊業者、在地居民、遊客三方共榮,共同為地方負責的旅遊。然而,具體而言怎麼樣去規劃與落實呢?


全亞洲唯一通過ISO 20121 永續認證的國家級景點──基隆和平島公園,展現了永續旅遊的最佳結合。優樂地在訪問和平島公園的黃偉傑總經理後,了解到他與夥伴們是如何一步步將一個基隆在地人去玩水、烤肉的三十多年老景點,打造成台灣永續旅遊的模範生。


旅遊體驗,從網站瀏覽就開始了

首先,和平島公園透過挖掘在地的特色元素:包含被外媒譽為「全球最美日出」的所在地、星空下的海蝕奇岩、島嶼上豐饒的生命,轉譯成簡約的幾何圖形作為品牌設計。讓遊客在網路搜尋到和平島公園後,就能快速了解和平島主打的旅遊亮點。


旅遊在地化,在地旅遊化

接下來,則是把在地的生活、歷史、居民,與遊客的行程產生連結。以和平島公園、優樂地與樂亞旅行社共同規劃的「水路之旅」為例。遊客從基隆小艇碼頭乘船出發,沿著古代航路了解西班牙、日治時代在基隆所留下的歷史與古蹟。在和平島上岸後,享用以「吃當地、吃當季」為理念烹調的基隆時令料理,並在島上探險,尋找「十大守護岩」。在當地銀髮導覽員的解說下,了解和平島獨特的地質與豐富的自然生態。旅遊的最後,則讓遊客帶走一份與「海女文化」密切相關的基隆特產「石花凍」,作為整趟旅程的紀念。


遊客不只是遊玩,也能一起讓地方更永續

最後,永續旅遊最關鍵但也是最難的部分,是如何透過體驗活動的設計,引導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發自內心的認同永續的重要性,並且願意為此身體力行。和平島公園的營運團隊-宏岳國際,除了在島內推動共享杯取代一次性杯子、提供沐浴鹽取代小包裝的沐浴乳,讓遊客在旅程的細節處感受到和平島對永續的用心之外。在行程規劃上也轉為重質不重量,不以每年創造多少遊客數為首要目標,更著重引導遊客走向「慢旅遊」,透過豐富的體驗行程,讓原先只會停留半日的和平島公園成為二日遊的深度生態之旅。


以「漫島秋晨 日出太秋」行程為例,遊客於早上4點多摸黑起床,前往被譽為「全球最美21個日出觀測點」的阿拉寶灣,在半夢半醒之間靜靜等待日出,並和地球一同被絕美的日出景色喚醒,在感動中與其他遊客齊心協力撿拾海灘垃圾,共同維護和平島的美麗。透過活動的設計,讓遊客從來到和平島消費的過客,變成為和平島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的夥伴。


「共同前進、持續優化」是永續旅遊轉型的核心

在訪問的最後,黃偉傑總經理表達了對旅遊業永續轉型的看法,「永續」其實是一種態度,一種不斷摸索與修正的態度。人人都知道要做永續,但並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能做到什麼程度。唯有先開始做了,並且逐步修正,才能真的感受到永續議題帶來的效益與價值。


此外,「永續」也必須對「在地」用心,與「在地」充滿連結。如果只專注在自身的經營,而沒有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知識、地方過往的歷史,旅遊業者是無法打造充滿在地特色的行程的。缺乏當地居民支持的觀光產業,也註定無法永續經營。


因此,想開始往永續旅遊轉型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業者,優樂地建議先從了解「在地特色」出發,先盤點自己擁有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有何特色後,邀請在地居民、在地商家成為整個旅遊服務的夥伴之一,串連在地的價值鏈,形成獨一無二的在地的小旅行。下一步,透過國際管理工具,如:永續旅遊標章、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強化自身的管理機制與永續目標的定期檢視,進一步達到目標設定於實踐、對外成果溝通的效益,也能強化自身的品牌價值、與外界肯定。吸引更多認同永續旅遊的旅客前來遊玩,共同成為地方的永續發展努力的一份子。


永續旅遊,本就不是單純減少一次性餐具、或是參與社區志工活動就是永續旅遊;而是一種從永續旅遊的每個過程中,都去盡量減少環境、社會的負面衝擊,創造更多正向影響的選擇,需要所有人的齊心協力方能達成,呼應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