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目的與獲利】讀後推薦


撰文者:蔡承璋/過去任職PwC資誠永續服務副總經理,現任優樂地永續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我是在2014年開始跟隨CSR園丁美譽的朱竹元董事長,開啟我跨入CSR的領域,當年也是台灣開始制訂法令推動上市櫃公司出具CSR報告書,至今已過近8個年頭,這幾年的倡議與推動過程,就如同「目的與獲利(Purpose and profit)」的作者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一樣,從極度冷門的學術領域,變成一門近代企業經營的顯學。


作者早在20年前就投入ESG相關研究,堪稱是ESG領域的先行者,但初期的研究一樣乏人問津,甚至遭到許多人勸說放棄。理由是無法證明ESG與財務獲利間的關連性與績效。但經過多年的研究,分析一萬家以上的企業與實際超過三十筆田野調查,發表無數論文與期刊報導,並曾任世界最大永續領導機構之一的永續發展會計準則理事會(SASB)首屆顧問,將多年的研究精華與數據,完成呈現在這次的著作,可以說是近年少見ESG研究最完整與值得參考的一本書籍。



書中分為兩大部分,首先說明為什麼ESG會成為全球企業重視的議題,包括企業經營的目的與方向已經徹底改變,因為科技資訊與社群讓企業的所有營運行為無所遁形,也因為社會與環境的改變,企業也必須開始承擔起責任,以產生正面的品牌價值。此外,過去無法以數據呈現執行ESG的好處,書中更提供了累積10年以來的研究數據,在ESG議題表現良好的企業,每年股票報酬要比競爭對手多出3%。尤其2020年全球發生Covid-19疫情期間,積極因應疫情、努力保護員工、客戶與供應鏈的企業,業績甚至超過同業2%。


書中並舉出許多真實企業案例,包括每次我演講都會提到的聯合利華(Unilever)推動的永續生活計畫讓其公司股價上漲2倍多,該品牌價值成長速度比其他公司快69%,讓企業最關心的是否能透過ESG獲利,得到了最好的印證與答案。不止於此,ESG如同企業的賦能(Enabling),除展現企業更加透明與真實的數據與資訊外,更能透過ESG實踐後的差異化,產生創新企業價值與服務。就如同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言,「不創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現在不做ESG不但無法生存,而且還會遭到投資人的監督與要求。例如,2017年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股東決議揭露公司在減排方面的努力以減少氣候變遷對企業業務的影響。


這兩年台灣企業也逐步跟上ESG發展的國際趨勢,除了我們是以出口導向的國家之外,台灣也是位處全球重要供應商的一環,因此對於這波ESG的發展與要求,著實讓許多企業手足無措,但如同作者在書中強調的ESG是一種可以讓企業帶來長遠獲益的的投資,而非費用支出,若能透過ESG帶動企業良性的發展,將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拔得頭籌。書中更舉出許多既實務又落地的發展方式與案例,值得推薦給想要在未來找到創新變革與影響力的企業與經理人,一份獨特的管理錦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