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 iLab 主題交流會】— 默默提升永續素養?這些專案竟然還能圈粉員工
- 優樂地永續
- 4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12小时前
在全球永續浪潮與法規壓力下,推動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然而,許多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永續策略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真正被員工「有感」吸收,並轉化為自主執行的日常行動?
永續 iLab 主題交流會③ 特別邀請深耕永續創新的 康林生活 專業團隊Wayne與涵慈,分享如何運用創新方法論,建立與深化永續素養的概念,並將永續目標轉化為員工願意主動參與、甚至「圈粉」的專案。

從「人」出發,永續素養的建立與夥伴關係串聯
成功的永續行動,始於對「人」的理解。活動開始講師 Wayne 即強調「夥伴關係」在推動永續中的重要性。有別於單向知識輸出,Wayne 採取令人耳目一新的破冰方法:親手繪製自己的永續 Persona(人物誌),並寫下個人關心的永續議題。透過視覺化的塗鴉與介紹,讓來自跨產業、跨領域的夥伴們快速熟悉理解彼此的專業背景與關注議題,進一步促使更多跨域思維的碰撞與火花!
永續實戰:用「雙鑽石理論」與「用途理論」拆解永續
如何將內在驅動力,轉化為具體的企業永續專案?康林生活分享許多在地、國際、不同規模企業的精彩案例,並運用實用方法論,引導大家從永續角度切入一步步思考:這些專案有哪些「利害關係人」?在什麼「情境」下,這樣的設計為他們創造哪種「進步」?為企業帶來什麼「好處」?透過「發散—收斂—發散—收斂」的四個階段,有效引導夥伴們面對複雜的永續議題時,也能廣泛的探索發想,再精準聚焦最具影響力、符合企業資源效益的解方。透過兩種方法論的引導,夥伴們跳脫傳統思維,更深度的洞悉問題、盤點資源、連結夥伴,讓永續專案轉變內化為自主投入、創造價值的創新行動。
影響力採購:讓永續成為日常的「選擇」
本次交流會特別邀請聯合公益平台創辦人David,分享影響力採購的創新模式。為解決公益資源分配不均、中小公益組織難以對接企業資源等問題,平台打造了一個「永續公益採購版的蝦皮」,此模式讓企業和個人可以直接、透明地向弱勢團體與公益組織進行採購,提供更透明、有效率的管道,追蹤採購行為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與影響。
永續素養的建立,是企業推動永續轉型最關鍵的一步。透過 iLab 主題交流會的實戰與分享,我們深刻體會:成功的永續專案,從來都不是單一部門的責任,而是需要跨域創新思維、從「人」出發,串聯夥伴關係、共創內化為日常行動的新動能。
永續 iLab 將持續提供企業夥伴多元創新的落地解方,帶給跨領域產業更豐富、更顛覆的激盪與反思.ᐟ.ᐟ
留言